我国生物育种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2023-09-15生物育种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植物育种是植物的驯化历史,也是植物资源创新历史。目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新型植物育种正处于激烈的竞争和发展之中。在生物育种的市场竞争中,新型和优质的作物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也为主要种子供应商提供了实质性的市场机遇。
第一,宏观形势。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发展植物育种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按照全球粮食产量增长情况,未来的新型植物育种依然具有发展的空间。
第二,植物抗逆能力。现代植物育种技术是提高作物抗逆性能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使得育种过程中的植物能够抗逆危险因素。植物可以抗病毒,耐药,抗旱,耐冷,抗早衰,抗无机物等。这对植物的存活和繁殖都有利。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育种技术的进步,靠的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天,运用转基因,分子育种,比较分子,生物信息学,统计快速培养技术等,使得植物育种的规模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样,今后植物育种技术也将不断发展为科学化技术,从而进一步丰富植物资源。
前景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植物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新型植物育种不仅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作物,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植物育种市场将在未来继续发展,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总之,植物育种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植物育种市场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型植物育种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优化,生物育种市场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wy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将生物育种作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得生物育种更加受到关注。生物育种技术涉及到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学基础研究,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而其市场现状则反映出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粮食和繁育动物生产基地。
一、市场规模和结构
近些年,由于政府鼓励、科研成果推广、农户薪酬制度优惠等多重因素,中国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迅速,其带动的生物育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中国生物育种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占全球生物育种市场的45%以上。目前,中国生物育种市场结构主要由植物育种、畜牧育种、家禽育种和水产育种4大领域组成。
二、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生物育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包括合资、国企、私营企业和农发、外资企业等主体。各家企业产品服务性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属于垄断竞争。国内私营企业已经开发出大量性状良好的品种,这些品种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在生物育种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份额,其中国内私营企业的份额甚至超过合资企业。
三、市场前景及未来发展
随着中国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生物育种市场前景也是可观的。2017年的生物育种市场应该在2500-3500亿元之间,到2020年将更上一个台阶,而到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到4000亿元。未来,生物育种企业要加大科研力度,挖掘更多植物和肉类动物类型的种质资源,发展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的品种,以满足消费需求,对农业生产起到关键作用。
总结
中国的生物育种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当前市场规模大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植物、畜牧、家禽、水产4大领域组成。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由国内外企业组成。到2020-2025年,中国的生物育种市场规模预估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未来的生物育种企业必须加大科研程度,发展更先进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